愛心,在口語中可以理解為「多點人情味兒」。有個朋友想跳槽,來找我,希望我能介紹工作給他做。我和他面試時,發現他原來的公司工作還可以,薪水也不低,應該還是有發展的機會,怎麼會想到要跳槽呢?當我把這疑問很坦白地說出來後,年輕人的回答也很乾脆:「因為缺乏人情味。」

做人要有人情味。有人情味的人,能瞭解別人的想法,會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,甚至可以犧牲自己的利益。人情味並不需要花費很多的錢,不需要高雅的情調,不需要華麗的包裝,簡簡單單的一個笑容,一句問候,一杯清茶,就足以感動人心。

生活中不少人抱著「有事有人,無事無人」的態度,把朋友看成受傷後的枴杖,身體康復後便隨手扔掉。這種人大多數會被別人拋棄,沒有人願意再給他幫忙;他有能力去幫助人時,大概也不會有人願意領情。

我認識一位環保志願人員,她曾經講過一個小故事。她有一個高中同學兩人十分要好,考入同一所大學後,同學當上了班級幹部。有人說地位高了,人就會變。那位同學上任後,見到她,有時乾脆裝做沒看見,日子久了,二人關係也就疏遠了。但同學有時也突然向她尋求幫助,出於朋友一場,她總是盡心盡力地盡其所能。可事後,同學又犯了老毛病,她有種被利用的感覺,卻無奈她總是心太軟,不好公開說「不」。就這樣,同學大事小事都找她,其他朋友都勸她放棄這份友情,認為這種人不值得交往。當她下決心不再理會這位同學的請求時,那位同學傷心地流下眼淚哭道:「我除了你什麼朋友也沒有了。」

一個沒有人情味的人,是永遠也無法瞭解「幫助」這個看似簡單實則微妙的人情關係術的豐富內涵的。比如說,給人幫助不能過分挑明,以免傷人自尊;施恩於人不可一次過多,否則會成為對方的負擔,雙方關係再難維持。這種人只會用「互相利用,互相拋棄,彼此心照不宣」的藉口來為自己推擋,而不去探索人情世故的奧秘之處。所以,這種人是無法達到操縱自如的人情的境界。

做人要有人情味。真正的成功者,都是最懂得順應人情的人。要善於調整與運用自己的感受去觀察、體貼別人,從而及時修正生活中的種種關係。心直口快未必就是好。心直口快者倘若被人當頭一頓數落,也會臉紅心跳,或者竟數落錯了,更會氣憤難平。那麼他就不該以自己的性格或脾氣為藉口,讓這樣的尷尬頻繁地落到他周圍朋友的頭上。談自己的看法,完全可以採取不同的方式,並不是不要、不准你談,喜歡做一個透明度高的人,固然是好,不過,能夠做得別人都欣賞你,不是更好?

人們喜歡把成熟的人比作一塊鵝卵石,它是由生活的潮水經年累月地衝刷,把種種的棱角都磨得光滑了而生成的。這樣的石頭,總是容易順勢找到一個比較穩妥的位置。不過,成熟的人似乎更像一顆雨花石,好醜高下不論,都是有自己的特色的,就像一塊塊蘊含著花紋與色彩的雨花石。不過,若把雨花石乾置在那裡,那它們就只是暗淡無光,甚至是麻麻點點的一大堆普通石子。只有把雨花石浸入放了清水的白磁片裡,它才會現出那陡然晶瑩,漾出奇妙的圖案、斑斕的色彩、精美的花紋。這清水和磁片,就是一種不可缺少的工夫——修養。

要讓人覺得有人情味,不要有「只一次」交往的心態和行為。在某些凡事講求實際、實用、實效的人物眼中,所謂的人情,就是你送我一包煙,我給你幾塊錢的等價交換,更像殺人償命,欠債還錢,概不賒欠的原則。這種只有一次的交往外表看來灑脫、不拖泥帶水,裡面實則包含了太多的困惑。誠然,受到幫助的人也許在短時間內不願再次開口求助,而你也沒必要固守「事不過三」的古訓,當人家確實有困難而無能為力的時候,儘管你已經幫助過他,儘管他深知欠你人情而不好意思向你開口,但作為知情者,你不應無動於衷,不妨再次主動伸出援助之手。事實上,這種行為最容易贏得人情效應,即使對方一時無力給你回報,但你的高風,你的人品,已被更多的人所知曉。

要讓人覺得有人情味,與別人在一起時,要多泡點苦水。所謂的泡苦水,也就是同舟共濟,心往一處想,力往一處使。人們在一起共事,共同的命運把大家連在一起。只要採取合作態度,互相支持、幫助、關照,是容易產生感情認同的。尤其在困難時期,彼此相依為命,共渡難關,不問時間長短,可能一輩子都會刻骨銘心地記著。

社會是個大舞臺,在這個舞臺上,有人做編劇,有人做導演,有人做演員,有人做美術,有人做化妝,有人做指揮,有人做配樂……等等。但不管你在社會這個大舞臺上充當什麼角色,你都要有人情味兒,要有道德風貌範。人情味兒和道德風範是構建社會文明大廈的基礎。一個有真正文明的社會急需每個人都充滿人情味兒,這是我們應當加倍努力去做的!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艾瑞克的幻想天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